时间:2022-10-10 10:39:43 | 浏览:700
组团骑行的骑行爱好者 图/受访者供
记者走访的自行车车行
夜幕下,大学城、二沙岛、临江大道上,常有骑行爱好者戴着骑行头盔和护目镜,穿着紧身的骑行服或运动装,一边骑行一边欣赏路上风景。骑行成为市民喜爱的玩乐新方式。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不少市民纷纷晒出自己的骑行装备、骑行路线,让“骑行”成为当下热词之一。
骑行为何突然“出圈”了?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骑行爱好者,并在广州市内走访多家自行车商家。多位受访者表示,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骑行具备的运动、休闲和社交等多重属性,是其近期备受欢迎的原因。多位商家工作人员则表示,当前自行车销售火热,部分万元以上自行车受市场需求大和缺货的影响,出现一车难求的现象。
文、图/全媒体记者叶作林(署名除外)
从二沙岛到市郊 骑行运动破圈
晚上8时许,海珠区海印桥上,6名穿着鲜艳骑行服的骑行爱好者在非机动车车流格外显眼。他们骑过桥面,准备和前方的队友会合。“我到了海印桥底,等你们赶上来。”骑行爱好者蔡家华和六名骑友组队从天河区黄村出发前往沙面,其间他们骑过海印桥,沿着滨江路欣赏珠江两岸的夜景,最后抵达目的地沙面。
23岁的蔡家华,今年年初通过社交媒体接触到骑行,加入骑行大军已经三个多月。“每周都会约上车友骑行两三次。”蔡家华说,主要在大学城、生物岛、二沙岛、临江大道等区域骑行。
“大学城路况好,人、车、路口较少,较为适合骑行,不少车友选择在大学城骑行。”蔡家华说,大学城和生物岛的骑行主要以拉练为主,骑行速度较快,而在人流和车流较大的二沙岛、临江大道、滨江路骑行则是以休闲为主,骑行速度较慢。
组团骑行的方式,在骑行车友中极受欢迎,尤其是在周末组队骑行。“周日晨骑:华南植物园-天麓湖-牛头山-华南植物环线,有兴趣的一起来参加!”就在上周六,某骑行团负责人郑伟成在430多人的骑友群里发起召集。这一次骑行路线往增城区方向,全程40多公里,路上可欣赏到牛头山的自然风光。
郑伟成每周组织骑友进行一到两次骑行,一般选择在大学城、李伯坳、二沙岛等区域。除了在市区内骑行外,不少的骑行爱好者还将骑行目的地放在城市郊区,甚至是跨市、跨省骑行。郑伟成说,郊区远距离骑行则会往南沙、花都、增城区等方向骑行,这也是广州骑行爱好者郊区骑行的主要方向。
大学城、二沙岛、临江大道、滨江路、李伯坳……在广州,有越来越多像蔡家华、郑伟成这样的骑行爱好者结队出发,在车轮快速转动中,他们饱览各地美丽风景,也收获了自己的快乐。
健身、社交、解压 骑行成全龄段游玩方式
“坚持骑行以后,身体更健康,很少生病。”对于64岁的市民老黄来说,锻炼身体是其选择骑行的主要原因。他已经坚持骑行十多年,骑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除了特殊天气外,每天早上6点左右,沿着二沙岛骑行十圈,大约50公里。”老黄说,每天早起赶在通勤高峰前进行骑行锻炼。
不同于老黄的锻炼身体,蔡家华则是追求速度与激情。“玩骑行就是追求速度与激情的感觉。”蔡家华觉得,公路自行车是一件很帅的事,可以在骑行中感受车子的速度,这种独特的感觉让其深深着迷。
同时,骑行运动自带的社交属性,让蔡家华结识了不少车友。“我喜欢约上不同车友,一起骑行和聊天。”蔡家华说,通过骑行认识到了不少的新朋友,拓展了自己的社交圈。
“骑行相比其他运动更加自由,运动范围广,骑行过程中能欣赏到不同的风景。”有着八年骑行经验的郑伟成说,每一次骑行就像是一次旅行,休闲解压,发现路上的美,才最吸引人。
谈及骑行为何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红,郑伟成认为,疫情前骑行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运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不少市民减少远游,而自带休闲解压、运动健身、运动社交等属性的骑行受到市民青睐,也就随之走红。
骑行很爽,但准备工作却不轻松。走什么线路,在哪里吃住,具体穿什么骑行服,戴什么目镜、头盔,购买骑行的保险……作为组队队长郑伟成都“抠得细”。郑伟成提醒,骑行有一定的门槛,新手需学习安全骑行的基本知识,骑行中要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享受骑行的快乐。
现货少需求大 万元以上自行车也一车难求
骑行运动的兴起对自行车市场销售有影响吗?记者在市内随机走访了多家自行车商家。记者发现,骑行运动的“火爆”带动自行车市场的销售猛增,部分万元以上自行车一车难求。
“部分万元以上的公路自行车缺货,有的车型甚至需要等一年。”一名自行车专营店销售人员说,万元以上的公路自行车市场需求大,但目前店里只剩两辆高端公路自行车。该工作人员表示车辆供不应求,除了需求上涨外,也受到物流时间变长的影响。
在连锁体育用品专卖店,自行车销售同样火爆,高端自行车也出现缺货现象。“门店内目前只剩下一台高端公路自行车。”迪卡侬专卖店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部分自行车的重要核心零部件需要进口,厂家产能没跟上,也是缺货的重要因素。
高端车型一车难求,打算购置自行车的消费者深有体会。“询问七八家车行都没货,最后在南沙区一家车行才买到理想的车型。”蔡家华告诉记者。据他了解,这款型号的公路自行车非常抢手,货源十分紧张,直到现在不少车行都没有货,购买仍需提前预订。
李永聪是一家自行车商行的负责人,从业已经快6年。李永聪告诉记者,目前店里销售的山地车和公路车的价格从几千元至数万元不等,虽然价格上并不算很“亲民”,需求却非常紧俏。到他店里买车的人群从13岁到60岁不等,可以说是受全龄段喜爱的运动方式。
骑行除了需要自行车外,还需搭配各类的骑行装备。李永聪介绍,骑行装备的大件主要包括头盔、码表、骑行眼镜、骑行服、骑行鞋等,小件有骑行手套、冰袖、水壶、背包等,整个配备齐全的花销从上千元到数万元之间。
“骑行运动的兴起,导致骑友对骑行装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李永聪说,现在,许多骑友更加注重设备款式设计。对于部分消费者因为热度而兴起的购买冲动,他建议应根据个人预算,进行理性选购,毕竟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来源: 广州日报
组团骑行的骑行爱好者 图/受访者供记者走访的自行车车行夜幕下,大学城、二沙岛、临江大道上,常有骑行爱好者戴着骑行头盔和护目镜,穿着紧身的骑行服或运动装,一边骑行一边欣赏路上风景。骑行成为市民喜爱的玩乐新方式。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不少市民纷纷晒
共青团中央《关于扩大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拓宽团的工作骨干来源渠道中指出“鼓励成立县级团委直属的青少年工作专业化机构或事业单位,为做好党的青年工作提供平台支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做好青年发展工作,意义深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广州市位于我国的华南地区,是广东省的省会,也是我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不仅经济发达,而且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也非常深厚。广州市现在一共下辖有11个区,其中有一些区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核心市区,比如越秀区、荔湾区、
身边熟悉的骑楼街将变身为岭南骑楼博物馆;历史悠久的人民路高架桥被赋予一个新名字——高线天街;珠江北岸将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艺术滨水区……广州荔湾区永庆坊,老城市新活力。近日,为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
长江网讯(见习记者臧诗琴 通讯员何琼 王可) 2月16日,记者从汉阳区四新街道办了解到,该街道正在打造“双创”未来生活圈,建设青年友好城,吸引青年人在“家门口”就业。 中铁十一局总部大厦效果图。通讯员 供图 四新街位于汉阳区南部,地处四
记者14日从西工区委、区政府获悉,近日西工区出台《西工区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区打造洛阳市青年创新创业核心区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十四五”期间,该区将实施五大工程,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吸引更多青年人才选择西工、扎根西工、圆梦西工,全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何可 通讯员 吴赛11月2日,郑州市中原区纪委监委机关组织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进一步强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发挥青年纪检监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推动形成珍惜韶华、励志立行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新时代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更好地为青年创造良好发展条件,9月22日,三门峡市政协召开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专题协商座谈会。三门峡市副市长庆志英出席会议并讲话,三门峡市政协副主席张松林主持会议。会上,灵宝市政府副市长刘彬介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解放区的天,缘何说是更明朗?简介: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在战胜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后,经过人民解放战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邢德蕊 通讯员 胡思谋 济宁报道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这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水浒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这是一座加速崛起的现代产业新城,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
强化青年思想引领,“红色青春之城”更有底蕴充分利用我市富集的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沂蒙精神对青年的感召凝聚作用,通过“学、听、讲、赛”等多种方式增强青年对沂蒙精神的认同感,对临沂的归属感。“沂蒙精神百校行”“沂蒙精神进高校”足迹遍布南开大学、复
近日,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县级试点工作考核优秀的县(市、区、旗)名单”公布,尖草坪区上榜,系我省唯一。自2020年12月22日被确定为全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试点以来,尖草坪区按照建设“青年奋斗之城”的目标,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长期
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新时代文水青年楷模和倡导行业文明,激励全县广大青年全方位推动文水高质量发展,经共青团文水县委研究,决定开展文水县第十四届“十佳青年”、2022年“时代
《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青年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载体,是共青团深化改革,引领和服务青年的重大创新举措。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具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当代青年正以自身行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从抗疫一线的青年奋斗者到抗洪抢险的青年官兵,飞速发展着的社会有了青年的奋斗加持,有了青年力量的沉淀,健康又有序地运转着。青